pg电子单机版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pg电子单机版 > 新闻动态 > 书法界出了个“绝世天才”!自学草书30年,米芾:没人比他更懂王羲之

书法界出了个“绝世天才”!自学草书30年,米芾:没人比他更懂王羲之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4:02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了解书法传承的老师,想必皆知,早在晋唐时期,笔法乃是秘传,若非出身显赫,或者拜名师,基本不得传承,用笔浅薄,无正统性,水平始终停滞不前,当然这一传承方式,有利也有弊。

图片

先说优点,秘传的方式,在极大程度上,不受其他人侵扰,保留正统性,可是这也造就它的缺点——限制书法发展、多样性等,不少书法天才,无人传授,也没有途径学习笔法,由此被埋没。

图片

好在隋朝时期,智永继承家传的“二王”笔法,总结全部经验、技巧,撰写800卷《真草千字文》,分散各地,使得古人秘法,彻底大白天下,引起世人关注,到了唐朝,涌现出诸多的书法巨匠。

图片

除了笔法谱系的拓宽,其中也不乏自学成才之人,譬如武则天时期,书法界出了个“绝世天才”,自学草书30年,钻研“二王”为主,深谙古法,水平可比张旭、怀素,此人就是孙过庭。

图片

他出身贫寒,一生没有拜过师,每次攒钱买帖,回家细细琢磨,分析每一笔的变化,参透古法核心,米芾曾说:“凡世称右军书,有此等字,皆孙笔也。凡唐草得二王法,无出其右”

图片

他觉得没人比孙过庭,更懂得王羲之,足以见其笔法之深厚,孙过庭最经典的一幅作品,就是临终前,概括毕生经验,所写的《书谱》,客观来看,此帖不够完整,笔画细微,章法略紧密,穿插过多,不利于观摩。

图片

实际上,晚年时期,因其字精妙,武则天曾下令,命其抄写《孝经》,他书写多卷,当时被当作“大周国礼”赠送,目前仅剩余一幅真迹传世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图片

全卷共计1000余字,传至宋朝时,为了避讳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字,将文中的“敬”字改为“钦”字,传至明朝,卷中部分字迹,出现缺损,不够清晰。

当时祝允明认真临学,仔细钻研,将其全部补全,与孙过庭的原作如出一辙,毫无生疏、不协调等问题,墨色润丽在,字迹生动,线条圆转凝厚。

图片

多用中锋运笔,融合隶书笔意,个别笔画可以看出,燕尾的姿态,笔势锐利干练,气脉连贯,但是并不拖泥带水,字字刚柔尽备、标准精到,草法完备,极具晋唐的古雅、俊逸之美。

图片

无愧于卷尾题跋,董其昌写道:“孙虔礼自书谱外,有景福殿赋及千文皆奇绝。不止又有此经。更兼行隶钟、索。尤可宝也”,可时常临摹,学习古人草法,用笔精准、从容,感受古人妙趣,为日后学习狂草,奠定基础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盛合晶微科创板IPO辅导验收 估值超140亿

下一篇:没有了